Thursday, May 20, 2004

[奧地利] Marbach小城故事


Marbach真小,德文原意為邊境之河,僅是個位於維也納以西百餘公里的多瑙河畔小鎮。一千多年前,一群日爾曼人自南巴伐利亞區遷徙至此,農耕水獵,逐漸有了村落規模,原本的荒原裡墾出一片綠野農丘,幾世紀來,這地區更開展成奧地利的葡萄藤園,酒香濃郁遠近馳名。千百年來,Marbach一直維繫著千餘住民的人口規模,這一千多的住民,農耕牧作,與大自然共調息,守護著自中世紀以來的酒香傳統,未曾遷變。

多瑙河畔,本非平坦的曠原,多的是起伏疊翠的綠丘,這樣緜緜相續的丘陵地形,便成了Marbach不管哪個角度看去均極相仿的一致印象。登上一座丘,往前眺望,通常是若大波起伏的地形,散見的幾戶人家,就在丘陵下、水道邊嬝嬝排著炊煙。多瑙河從西境蜿蜒而來,流水潺潺相續,偶有貨輪交通東西歐貨物,船前的奧、德、瑞、荷旗幟在水風中飄啊飄;或是在夏天,那些載著許多遊客的觀光輪悠緩而過,船上的日光浴的人們的太陽眼鏡要激起了一閃閃的反光。



往丘上爬去,有一座濃密幽森的綠林,植滿了或天然、或人工栽植的高大喬木,幾戶伐木維生的樵木人家錯落林內。初春在山徑間行走,未融的冬雪仍白毯般覆滿了林地,每行一步,深深的足印就在雪地裡落出一個人跡,長長一段路後驀然回首就會瞥見一列千足之印。觀察再仔細些,在聖誕樹林前還有些新鮮的蹄印,那是前來覓食的山鹿,只是聖誕樹頂一式灑滿了白灰,鹿群嗅嗅後知趣地了解此樹不宜啃食,還是該另尋它枝而去。春雪偶爾會撲天一陣而來,莫要慌,不過就是蓋過你才走過的足跡之後雪事便歇,這裡的土地神,是如此地容不得人跡。

夏天再來,山中已是綠意盎然,山澗在林裡清流而下,任掬一捧,都冰沁得讓你暑意全消。把自己滾入林線旁的濃綠草坡,躺仰望天,有風的絮語與雲的輕喃。Marbach的葡萄藤林,開始傳來了藤葉香,或紫或綠的葡萄,已經如蚌珠般纍纍成形了。

小鎮的丘上,一座喚作Maria Tafel的中世紀教堂。來自奧匈領境的人民幾百年來赴此朝覲、與神對話。教堂外的石牆,爬滿了美麗的紅葛,幼葉乍如心型,成葉已成掌狀。數百載的春夏秋冬,這些紅葛去之又來,年年新紅,伴著河畔的住民歲歲聽鐘、年年彌撒。

鎮裡的店家都小巧古樸:一家百年的小鐘錶店、小文具行、小鐵舖,迷你的郵局只有兩三個櫃員。比較多的,是臨著河的餐廳,及供給遊人休息過眠的Gasthof。每年夏天,總有許多來自德瑞境的遊人在此度假,悠閒騎單車,或在多瑙河裡戲水泡暑。


這所小鎮的住民,是怎麼樣的面貌?擁有怎麼樣的心情?沒被吸納到附近大城如維也納(Wien)或林茲(Linz)者,不盡然是老弱。好些從事農事的青壯年,一輩子就在此生成茁長初老,不確定是否甘之如飴,但他們可不必如城裡人般大老遠跑來花錢度假。夏天天光漫長的傍晚,你自可在多瑙河畔的船塢酒吧餐廳內,看見他們啖食飲酒,聽見其聊天暢懷的朗朗笑聲。

這年新釀成的紅白酒,甜甜的酒香漫滿了Marbach小城,小城故事醉浸其中,掘都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