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26, 2003

[奧地利] 在多瑙河, 一個旅人


** 在多瑙河

多瑙河從來都不像塞納河之於巴黎、泰晤士河之於倫敦般,那麼水乳交融與維也納互為景致。事實上,維也納舊城區位居河南,許多重要景點並不依河而立,旅人對於維也納之印象很可以遺多瑙河而獨立存在。多數時,多瑙河就這麼靜靜東流而過,直下斯洛伐克與匈牙利,直至布達佩斯才綻出燦爛的迷人光彩。

即使在五六月間,數百萬人湧向維也納的多瑙島(Donauinsel)上參加一年一度的多瑙島節(Donauinselfest),也像是「出城去」狂歡。縱使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an der schoenen blauen Donau)在維也納樂聲處處,維也納與多瑙河,老實說並不是一對黏膩的相得益彰的情侶。

大河不一定得與大城脣齒相依。多瑙河流抵維也納前,蜿蜒和緩輕聲唱過低奧地利(Niederoesterreich)Wachau地區,不急不徐、不亢不卑,那氣味與姿勢,清緩、自適,水域之味道揉雜著河畔的葡萄藤香,或是向日葵、菩提樹、接骨樹特有的顏色芬香,是一種不承載城市之重或為之束縛的自在氣味。



從Krems以西,自行車道傍著河道而行,每年春秋之間,總有來自當地或各地的旅人,在河畔踩單車,汲一瓢多瑙之飲,沿溪行忘路之遠近。東西行幾十公里,其間伴有小橋村莊、草茵教堂,肚子餓了還可摘野生的接骨樹果暫時止飢。Duernstein的藍教堂或是Melk的金黃修道院尤其總吸引旅人停車暫歇、調息吐納。

河上有風帆遊艇、滑水行船,有戲水人群享受各項水上活動、浴沐日光,間有速度稍快滑行而過的遊輪貨輪;河畔,則有假藉各種名義以行享受同樂之各項節慶活動…

** 一個旅人

一個旅人,攜著故鄉大甲溪畔的記憶而來。旅程愈來愈長、故鄉卻反而愈來愈清晰。騎乘自行車時,沿岸的梧桐、菩提似乎變成了相思樹;向日葵成了圓仔花;河裡的自在魚隻,則是清冷水域中之櫻花鉤吻鮭;而那些戲水的人們,稍後不消說還要準備河畔烤肉賞皓月。


用力踩幾下單車,閉眼馭風而行,記憶便要突風之圍滾滾而來。於是多瑙河成了大甲溪:大甲溪東流維也納,不一會兒要行經布拉提斯拉瓦與布達佩斯,再過一日,或許就要旅經烏克蘭與羅馬尼亞快樂投入黑海的懷抱。而那條傳說中的多瑙河,將自雪山山脈,匯六條春雪化成的溪水滔滔而下:有勝溪、七家灣溪、高山溪、司界藍溪、南湖與合歡溪在Melk歡喜相逢;河裡的冰河期的櫻花鉤吻鮭,與Wachau的鱒魚在清澈的水域間競速嬉遊,在史特勞斯的華爾滋樂音中、在黃昏夕照的金芒灑下時,一同旅西游入台灣海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