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08, 2004
[南韓] 大城小記 - 漢城
※ 汽車與金屬
都說韓國民族性剛烈,嗆辣特性一若其傳統食物,為求國族欣榮,通常是舉國上下卯足了勁,一心一德,貫徹始終。韓國財團式的經營模式成功拱起了汽車、家電、通訊及化妝品等產業,與美日歐大國競逐國際;足球場上,那幾十萬人擊著鑼鼓,如癡如醉,齊一的擊掌與加油聲以為己國球隊加油的場面尤其教人印象深刻。
從仁川國際機場至漢城的路上,仔細觀察周遭車輛,果然一個多小時內所見除一輛德國BMW外清一色全是韓國國產車:大宇、起亞、現代,愛用國貨之程度叫人心驚。我不禁揣想造就此境如此高密度韓國車的可能原因,一是進口車被課以高關稅,二為個人愛國心驅使,前者可議,後者可歎,韓國人的民族性,是可以與台灣人如此大異其趣的。
相當程度上,汽車品牌的雜沓程度適足以反映出兩國的基本民情差異:韓國人忠貞不二愛用國車,成就足以匹敵他國巨人的大型企業;台灣車市百花齊放,日本車、美國車、德國車、瑞典車…,果然就孕育出了擅打游擊的驍勇的中小企業群。
近來國際鐵金屬類的短缺造成了金屬物價的巨大漲幅,嚴重打擊了在韓國極為重要的汽車與造船工業,我在媒體上看到的報導,開始有大學教授發起捐贈金屬的活動,將家戶不要的金屬類鍋碗瓢盆與各式工具,蒐集整理捐贈給遭逢危機的相關中小企業。時間再往前推幾年,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韓國險些經濟亡國,全國上下一共捐出了相當二十億美元的黃金珠寶以協助國家度過難關。韓國人說,幾世紀來,大韓民族遭遇了多少危機巨變,那給了我們在危機中整合團結的堅實力量。
所言不虛,讓人嘆為觀止。那種連結密實的民族性格。
不過,稍後的版面報導了另一則訊息:與台灣情形相同,鐵價暴漲,韓國境內的金屬製街牌、鐵門遭偷竊販賣的案例頻仍。國性之外,民族性之外,人性之私的力量在此同樣不可小覷。
※ 地鐵
漢城地鐵系統緜密發達,八線彎彎曲曲的營運線路造就蛛網密佈的地底交通網絡,不管哪個城內據點,都僅在地鐵站的幾步之遙,遊人之福音。地鐵站內標示分以韓文、英文及中文顯示,車上廣播除韓文外並佐以英文,對他國旅客而言,只要搞清車行方向,其實相當容易搭乘。
十足便利,但不舒適。
漢城如此之大,漢江南北駐紮了上千萬住民,地鐵站上逢假日與上下班時段便要人滿為患。不時興排隊這事,候車時人們各據一方,等到車將進站,全往車門口匯攏,車門一開,管他先下後上,不分男女老少一股腦往裡衝鋒陷陣找尋座位,驍勇剽悍無人能敵。
總叫我好懷念台北捷運的上下有序。
倒是年輕人讓座耆老的情形令人安慰地普遍,只是見了幾個叫人驚心動魄之例:年輕人才起身欲讓座給前方長者,更遠處的一位老先生已經拔山倒樹往此衝來搶座了…
※ 密技
台韓兩地間幾十年來在運動場上爭戰激烈,幾番的棒球、男籃、跆拳道對戰,尤其總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是例行高潮賽事。我相信是媒體放大之故,印象中總有韓國球員「手腳不乾淨」、好「暗打拐子」;在韓國出戰地主隊,尤其需要注意有無「愛國裁判」在場。
不管是不是屬實,總之帶著這樣的情緒與印象,韓國球員裁判的一舉一動,動輒得咎很容易又被對號入座,再更強化如此的惡劣形象。
倒是兩年前的世界盃足球賽,這個印象「脫亞入歐」出口至了歐洲,幾番打敗了歐洲强隊西班牙與義大利,沒嬴到多少光采卻惹了一身腥。原因無他,還是這個球場上的「密技」使然。
尤其對役義大利的比賽,裁判判決的明顯不公讓義國舉國譁然。我的一位義大利朋友說,當時在義大利便有日本旅人被誤認為韓國人而遭痛毆,這樣的案例後來擴散至歐洲其他諸國。乃至網路上有了封傳載十分熱烈的電郵,教非韓裔的亞洲人如何以各國語言說:「我不是韓國人!」以保護自己。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德語…
再更後來,「韓國」一詞更演化為一形容詞,意指好作弊、行事不夠磊落。一句「你很『韓國』喔!」可是極嚴重的人格指控。
想來叫人莞爾,不過一定程度上,這反映出了韓國人在運動場上求勝一搏的至高企圖心,仍舊可敬。
※ 藥令市場
來到漢城,千萬不要錯過京東藥令市場。這個巨大的中藥、韓藥市場,真是此生我所見過之最,才出地鐵站,一股濃郁的藥香迎來,出地鐵的階上,已經有農婦們擺地販賣各式不知名的藥材,地鐵內外,人手數袋以黑色膠袋裝著的藥材,香味就這麼隨著人群的移動而遊移著,所謂暗香流動。
市集上販賣的藥材,知名的不知名的無奇不有,舉凡乾的濕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無一不入藥。光蕈菇類、蔘類就數不清數種,那些草莖、木幹、乾柚紅棗、枸杞桑麻,不只在嗅覺上迎著你,在視覺上更是教你大開眼界。你不知道,那樣的竹屑、氣鬚、塊狀莖、風乾葉、果實,不管是粉狀、片狀、粒狀、條狀、不規則狀,原來都成藥令。
也不只是植物類,曬乾的蛆,硬如鐵塊的蜈蚣、黑色的小蟲乾繼續挑起你的無窮興致。所有這些藥材就這麼一袋一袋、一桶一桶置在商家前、行道上,一整個區塊的商家,就被這些藥香給濃密包圍,鼎沸人聲,盡在這個傳統韓藥國度泅游浮沉。
拐個彎進了傳統市場,另一番教人興味盎然的天地。所有小販的叫賣聲都成曲調,尾音拉長揚了好高,此呼彼應像在唱合調。基本上氣氛與台灣市場相彷,只是販售物品大異其趣,這裡除青菜外,以醃漬物品為大宗:醬菜、漬瓜、豆芽、海帶,無不鮮紅誘人。韓國飲食嗜辣,當然這就不乏辣度不一的紅如熾火般的辣粉、辣醬、辣菜,濃稠、顏色深淺各異;那辣椒亦是青紅大小、各式不一,我猜想,在韓國,對於辣的相關形容詞大概就像愛斯基摩人對雪般有著極為深刻多樣的辭令描述吧。
※ 儒學
韓國文化典出中國,社會倫理階級脈絡分明,儒學文化早已內化為韓人生活之一部分,君不見漢城幾座宮殿:景福宮、德壽宮、昌德宮,如此之「儒名」清晰身分可辨。宮廷造景與中式建築大同小異,大殿前之節慶祭典、衛兵交接儀式,從漢文化傳承者之一的台灣人眼裡看來十分熟悉,只差服飾不同。
所不同者,韓國人將這樣的文化視同自己的文化妥為保存、大加發揚,絲毫沒有「去中國化」與否的問題。那是一種民族的自信,一種文化之執著,是一種「不匯百川,焉得大海?」的氣勢。
韓國文化之發展或不若日本文化之細密幽深,然則韓文、韓舞、韓食、韓樂幾百年來早已自成一格,韓國文化,成了韓裔人民族裔認同之源頭,亦成為世人辨識韓人之標的依據。
台灣這廂還在嚷著去不去「中國化」的問題,畫地自囿,自廢武功,不管統獨立場,於我而言都十分可笑可議。
四月初,在往韓國青州附近俗離山國家公園的路上,看見許多韓人在青丘墳土上為祖先掃墓,我在想,總算在這點,台灣人終於還沒給偏廢掉。
※ 國際城
戰後幾十年內,漢城先後辦了世界級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及世界盃足球賽事,在國際上掙得了相當的能見度。作為一個夠格的國際都會,漢城的努力,其實相當可見。幾年前啟用的仁川機場新穎氣派,早將老舊潮霉的桃園中正國際機場遠遠拋在身後,聯機場捷運縱未完成,然而數路機場巴士標示清楚、四通八達;新的漢城車站明亮挑高,寬敞大氣,天光透過鋼骨架高的帷幕玻璃進站,如同國際機場般的巍然氣勢。車站匯聚了火車與地鐵,以及在今年四月甫通車的高速鐵路,韓國人驕傲地在電視新聞不斷播放相關新聞,韓國,是世界上少數擁有高速鐵路的國家之一。
地鐵網路堪可當作一座大城發展的指標,漢城之捷運,線路繁密緜長,硬體建設也是已開發之國際水平。地鐵站內,以及地表的城市,清楚的韓文與英文標示。在各觀光景點,星羅棋布佈滿了旅客服務中心,提供相關旅遊訊息:韓文、日文、英文、中文,甚至德文西文,服務人員口操英語熱心解說服務,資訊不間斷、熱情不打烊。
漢城戰後的發展,約莫與東京台北同為奇蹟。摩天高樓林立,各國際企業的總部分支參天而立,又是一個東方曼哈頓。條條大路平坦寬闊,行道樹亦整齊而列。上下班時間,看著深著暗色西裝套裝的上班族們匆匆而過,與東京、倫敦、紐約街頭根本無異。只不過這裡的人種純度較高,多是韓國人吧。
韓國政府戮力保存發揚的韓國文化不僅在景福宮、昌德宮、德壽宮一類的皇宮大殿,更在仁寺洞地區巷弄間的傳統韓屋上,妥善的規劃與引導,讓一個又一個據點成了文化保存區,既成全了文化傳承,也吸引了更多的他國觀光客,一舉兩得。
觀光產業發達與否的另一指標,乃為紀念品產業。在南大門商場,客源鎖定為外國觀光客的商家,提供了無數俱韓國獨特風格的小玩意兒、小紀念品:書籤、木雕、面具、韓服、銅鑄韓偶…。在台北,想要特地找個賣台灣風景明信片的商店都還不可得哩,兩國在觀光國際化程度上的落差,在此可見一斑。
與台北一般都待努力的,可能是住民的外語能力。行走漢城,點餐找路,倘真遇到了需要當地人幫忙之處,請最好說韓文,英文縱為第一外語,不分老少,我的經驗是不通不通,請說韓語。
※ 韓國人
有機會與兩個韓國女孩閒聊,談到外語,說是除英文外,第二外語多為西班牙語、德語、法語。「不過這幾年,學中文的人慢慢變多,去中國留學成了趨勢。」其中一個女孩說。
「那,你們會說日語嗎?」我問。
兩個女孩異口同聲搖搖頭:「我們是韓國人。」
答非所問,但相當程度上反映了日韓關係與韓國人的自矜自負。
Labels:
Asia,
South Korea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