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28, 2011

[以色列] 苦路



Jerusalem, Israel

世界上多數的穆斯林國家不准人民進入以色列,甚至連曾經進入過以色列、在護照上還蓋有以國移民關戳記的他國人民,也多不被允許進入國境,因此,即便耶路撒冷貴為三教(天主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聖地,來此地參觀的旅客多半是伊斯蘭教以外的教徒,尤其是全球人口分布甚眾甚廣的基督天主教徒。

老城區中有一條路,又是這些朝聖者的必訪之地,謂之「苦路(Dia Dolorosa)」。這條苦路標誌著當年耶穌被羅馬統治者判處死刑、背上十字架,走了一段長路,跌倒、爬起,再跌倒、爬起,最終浴血走至骷髏地的刑場,被釘上十字架,死亡,然後重生的十四個地點。

背負著十字架痛苦地走了這麼一段慢慢長路,一向就是耶穌為人類負罪的表徵,朝聖者們沿著這些地點,感受著耶穌在當年的負苦與大愛。甚至,聖墓教堂亦準備了木製的十字架,讓信徒扛起十字架,親身走一遭苦路。

這條苦路,源自17世紀時方濟會士聖利安納(St.Leonard Of Port Maurice)之宣揚拜禮,後在1731年由當時教宗克勉十二世(Clement XII)確定14處地方為苦路重要地點。雖然後經歷史考據,如今這條蜿蜿蜒蜒、位居耶路撒冷穆斯林區的小路,很可能與當年耶穌所走的路線大相逕庭,但是此路本來象徵意義就大過地理意義,信徒來走這一遭,只是想更親近自己心中的上帝之子。來了聖城,當然要參聖跡,他們緩慢地走行,吟詩歌、唱聖經,好些人還感動滿懷、聲淚俱下。

只是,如今耶路撒冷大致劃分成三區,穆斯林區、猶太區與基督教暨亞美尼亞區,苦路好大一部份,其實是走在穆斯林區內,這些沿途的穆斯林店家冷眼看著各地教徒秉燭高歌而過,心情肯定很複雜。一方面,他們代表了源源不絕的金錢收入,另一方面,又幾乎是暗暗地嘲笑示威了這些在以色列被壓抑排擠的穆斯林信徒。

街道上又塞住了,穆斯林們看著基督天主教徒,我又看著穆斯林們,總是想,這道難解的題真該由兩造的天神好好坐下斡旋才是。

-------------------------------------
苦路14處:

第一處:耶穌被判死刑
第二處:耶穌背十字架
第三處:耶穌第一次跌倒
第四處:耶穌遇見母親
第五處:西蒙輔助耶穌
第六處:韋洛尼加幫助耶穌
第七處:耶穌第二次跌倒
第八處:耶穌安慰婦女
第九處:耶穌第三次跌倒
第十處:基督被剝掉衣服
第十一處:耶穌被釘十字架
第十二處:基督死亡
第十三處:耶穌被卸下
第十四處:耶穌被埋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