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29, 2023

[英國] 滑鐵盧車站

 



London, UK

對許多年前看過的電影「神鬼認證:最後通牒(The Bourne Ultimatum)」之記憶仍太過清晰,以致當我一踏入這號稱英國最繁忙的Waterloo Station(滑鐵盧車站),便不自覺地搜尋對照起記憶中的電影遺緒,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想像緊湊劇情中之跟監追逐、腦力與動作角力,那個大廳中懸吊的大鐘、牆面上無數的監視鏡頭、百頁翻轉的廣告看板,以及一槍斃命的精準暗殺。

在如此繁忙的車站拍戲,挑戰肯定相當高。據說劇組當年取得拍攝許可後,以四天的時間拍攝了所需的畫面,拍攝時無法關閉車站,許多的臨時演員混身真實的旅客中,電影畫面裡呈現的便不只是演員,還有不少穿梭走動的行人如假包換地真實入境。

不過,就算不以電影當載體,在車站內四處走盪亦甚為可觀。天光自頂棚大量撒入,米白色的地板讓車站內因光線盈射而更顯寬敞現代,那麼多線的火車、地鐵匯居此站,自早至晚不斷有旅人穿梭而過(一年超過四千萬的旅客運量),事後看每一張當時隨意拍攝的定格照片,那麼多行色匆匆的旅人,每一個都是一則故事、都是又一次芸芸眾生的顯喻。

我其實是欲前往距車站不遠處的老維克劇院(The Old Vic)看Groundhog Day音樂劇,音樂劇主角深陷無法逃身的不斷重複的每一天,荒謬但有意思極了。老實說乘手扶梯到滑鐵盧車站的二樓,以神的視角俯瞰急速穿行或是定格等待的人群們,似乎永遠也是日復一日,與音樂劇所述並無二致,只是身處微觀世界的我們不容易拉遠看清這巨觀世界的一角吧。

這便是當代人的生活切片啊。

Friday, August 25, 2023

[加拿大] 魁北克城

 



Québec City, Canada 

魁北克城(Québec)之名源出印地安語Kébec,意為「河流收窄的地方」,其老城區就位於聖羅倫斯河收窄處旁的丘地之巔。自17世紀初至18世紀下半葉,英法兩國在此地發生了無數次的殖民戰爭,煙硝處處,墓塚林立,如今的美麗魁城,兩百年間其實盡是血腥戰地。

老城區只佔了城市極小一塊區域,卻是諸多城市地標所在與遊客群集洶湧之處,在1985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從視覺上,著名的芳堤娜克城堡(Château Frontenac)及其以南的都伏林步道(Terrasse Dufferin)絕對是魁北克老城辨識度最高的中心之中、重中之重。芳堤娜克堡建自甚為晚近的十九世紀末期,居高臨下眺望聖羅倫斯河及對岸的Lévis區,高聳華麗而貴氣的建築風格,是許多遊人的最愛、多少旅行團行旅至魁北克城的唯一指定住處。

但大景易膩,都伏林步道也常常過於喧囂擁擠。魁北克之好,其實在其典雅的小巷、老巷,在其靜謐的遠端河畔,還有西南面幾個臨河綠草茵茵、花木繁盛的大公園。

更者,我在紫丁花滿城盛開的季節抵達此城,每每濃郁的紫冽花香像條看不見的絲線,誘引著我走向又一個轉角、又一個擁大景的河濱瞭望台,或只是面老城牆、只是個不知名的民居天臺。

如今回想,氣味嵌進了視覺記憶,如果魁北克是本四季之書,這紫丁花香肯定是標示出其夏日章節的那個書籤。

是氣味之蠱?我想,我應該找機會再回去,甚至去搜集其他季節的書籤。

Wednesday, August 16, 2023

[澳洲] 博物館內

 



Sydney, Australia

建館於1827年的澳洲博物館(Australian Museum)再幾年後即將邁入兩百歲,號稱是整個澳洲最老的博物館,百多年來,其收藏不斷擴充延伸,從生物學到考古學、礦物學、人類學…,研究區與展間亦不斷增建,那個號稱自1857年起就開放大眾參觀的古老的The Westpac Long Gallery,如今的景觀看來跟百多年前拍的照片還極近似,那種緩慢演進的調性,讓從台灣來、習慣一地的地景人文面貌在一百年間不斷經歷劇烈變化未曾稍歇的我覺得甚為奇異魔幻而不真實。

自然相較歐陸諸國,澳洲歷史甚短,但就是在極短的歷史中亦滲出了厚重的歷史感,才更叫我意外與羨慕。

博物館如今展件豐富,除特殊展覽外,完全對外免費開放參觀。展覽的精緻度卻不因此馬虎以待,除了最精粹的The Westpac Long Gallery展區,不管是澳洲生物專區、恐龍專區、飛禽標本區、礦物專區、原民歷史與文物展區…,各自以豐富的展件與知識密度呈覽給來參觀的閱聽大眾。

我幾乎是跟來此作校外教學的小學生們比肩擠著看各式展覽的,尤其是澳洲生物區與恐龍區。小學生們約莫被分配了各式的任務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只見他們在館員講解完一段落後,拿著筆記本開始鬧哄哄地東跑西跑、互相討論,或者其實只是在彼此推搡玩鬧、鬥嘴不斷、看不出對於展出的物件有多大的興趣與關心,整個展區充斥著迴盪的童音與跑步聲,任老師怎麼制止提醒也無用。

一個帶隊老師苦笑著跟我致了個意,意思是抱歉啊我們這些學生真不受控,我還她一個理解的表情。我想起了早幾週前在斯德哥爾摩的歷史博物館,另一個當地老師亦給了我一模一樣的抱歉表情,我亦是給了抹微笑表示我懂。

寓教於樂,但學生從「樂」中受了幾分「教」,那就真的看個人造化了。好歹,有這麼一個搜羅完整、展示清晰的博物館恣他們領略學習、跑動遊樂,雪梨的小學生真幸福。

Thursday, August 03, 2023

[日本] 船岡向晚

 



Kyoto, Japan

日間不停強行健走,將晚之際,特意來船岡溫泉洗澡泡湯放懶。

附近沒有什麼著名景點,甚為家常的社區氛圍。澡堂開業迄今正好百年,簡單乾淨,來客泰半是本地客人,從跟著父親來的小孩、學生、上班族至已退休長者,年齡分佈極為平均。

在各式風呂間輪走,深、淺、藥、冰、熱、水療風呂,乃至那泡來如同觸電般有點駭人的電氣風呂,把身體的疲憊悉數交付出去。難得露天風呂並不擁擠,可以不疾不徐、一邊泡湯一邊享受天光與微風。

洗澡泡湯畢,臨街就是船岡山及其上的建勳神社,一路拾階登頂,涼風習習。

雖然居高臨下,這真是個緊挨著城鎮、可讓神祇近距聽聆世音的好地點。我在丘頂石階坐下,觀落日、吹晚風,聽見前方遙遙隱隱的車馬之聲.

想起當年曾點對孔子說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我的亦是美好之一日,風乎船岡,詠而歸。

Tuesday, August 01, 2023

[芬蘭] 現金與信用卡

 



Helsinki, Finland

闊別數年沒到北歐,我問了旅館前檯人員現在普遍的現金或信用卡使用情形,年輕的服務人員一邊幫我辦理入住手續,一邊抬眼說她已經很久很久沒使用現金了,這「很久很久」是加了重音的。

說是疫間為了避免人與人因現金交易時所需的接觸,政府鼓勵、商家亦快速引入了機台以供消費者以卡片感應方式付款。這改變如洪水出閘,一旦放出,便再也回不去了,如今多數人習慣以塑膠貨幣感應付款,現金貨幣的流通量短短幾年間大幅降低。

果然接下來幾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驗證了服務人員的說法。

在斯德哥爾摩歷史博物館(Historiska museet)的紀念品販售部,找不開我的百元大鈔,櫃檯人員抱歉地說收銀機零錢不夠,請給她幾分鐘去保險箱取小鈔與硬幣找我。

在赫爾辛基的奇亞斯瑪當代藝術博物館(Nykytaiteen museo),我嫌身上一堆歐元硬幣太沉,硬是湊攏了一掌心大大小小、總值20歐元的硬幣去購滿入場門票,本來擔心被售票人員嫌棄,沒想她們高興地直謝謝我,說現在好缺硬幣找零啊!

這個因付了一堆硬幣而被服務人員特別表揚感謝的戲碼兩三天內在瑞典與芬蘭境內又陸陸續續發生幾回,我幾乎要因為老是勇於把手中現金(尤其是硬幣)清光付出而莫名其妙地志得意滿起來。

大概也是因為愈來愈少有機會收現,那些收到現金的櫃檯人員,算術能力明顯降低,幾回收了我的現鈔,他們總要在收銀機前琢磨半天、不確定究竟應找回多少零錢給我。等不及的我通常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偶爾因此又被表揚一番。

有不少完全不收現金的店家,的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擾:身上沒帶卡,抱歉請下回再來;擔心使用卡片被側錄盜刷,抱歉請下回再來;外國來的旅人因匯率差又要被收取額外手續費而不想刷卡,抱歉請下回再來…。總之即便帶著法定貨幣,付款時還是常常吃到閉門羹無用武之地。

與友人N閒聊,說起她習慣把身上的多餘零錢交給店家門外的乞者,無現金化後她沒零錢可給那些街頭遊民、乞者了,不曉得他們的生活因此受到了多大的衝擊?總不致於希望他們有手機、有連網並以QR Code收款?

時代的巨輪無情地往前不斷滾去,還真分不清這轉變究竟是福是禍。身為一參與者、見證者,我只能聊做紀錄,留下一點軌跡供將來回望時據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