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9, 2013

多倫路




Shanghai

位於上海虹口區的多倫路,長五百餘、寬十餘米,原名竇樂安路(Darroch Road),以曾受到清朝光緒帝授予「進士」稱號的英國傳教士竇樂安(John Darroch)名命名,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再以內蒙古多倫縣改為今名。

如今再走到這條道路,多數人是為了看民初資本家所建之別墅建築,想想,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能有餘力在此構建伊斯蘭風別墅、新古典主義風格洋樓者,都是甚麼樣的人物,又建成了甚麼樣的建築。不僅孔祥熙、白崇禧、湯恩伯和陳儀等人在此落戶,還有一大票左翼作家也悉數麇集於此:魯迅、郭沫若、茅盾、丁玲……

當年此境,究竟是甚麼地方啊?

老街新樣,看得出整治過的那條主街,統一拉過了皮,一式的遮陽棚、分離式冷氣柵,一樣的店招樣式,妥為修繕的牆面與欄杆,大抵在新貌中維持了古意,雖然有點太過新穎光鮮,但是大概離修繕完成日又已過一段時日,那些慢慢蔓生出的居民生活之意,反而又讓這些古蹟有了人氣與真實感。例如,那戶人家窗外直直插出一根欄杆,吊出了一件大紅洋裝與白色襯衣;例如,好幾戶人家的棉被、拖把,甚至內衣褲都大辣辣掛在窗外晃啊晃地迎風招颭。

反而有好幾戶的當年巨型大宅,大概幾十年來幾度易主,如今一屋內也不知住了幾戶人家,氣派的屋宇型制都猶在,但是欺近一看,愛奧尼亞式的廊柱旁可能傾倒著朽壞的木棚架,本來應該寬闊白皙的大陽台,充斥著不知所為而來的大鐵籠、壓克力板、冷氣架、鴿鳥居、大花盆。屋頂樓,氣勢驚人一長列掛滿了多彩飄飄衣被。而那些絳紅色窗櫺旁的老式灰磚,如今攀滿了醜陋的病癬般的線纜與水管。滄桑啊。

怎麼樣的古蹟修繕與不修才是好繕呢?我也說不上,至少隱隱覺得上兩項,都比長著一式一樣的簇新門面、賣著一式一樣的仿古紀念什物的許多台灣所謂老街,還更有意境更讓人有興頭就是。

Monday, November 25, 2013

復興公園




Shanghai

復興公園號稱是上海歷史最久的公園之一,也是中國當前保存最完整的法式園林。位於法租界內,當年只准法國僑民進出,一百多年過去,如今公園還歸全民,好天氣的下午,滿坑谷的人,也滿坑谷的喜樂之意。

法式庭園規制猶在,梧桐道、玫瑰園、噴水池、大草坪,秋天的爽日午後,金燦燦的光透過葉隙碎碎打在人身、地上,迎風舞動的,除了黃葉飄飄,還有無數的樂音與絮絮人聲,正向喜悅的那種。

就不說廣場與走道上擠滿人的廣場舞如扇子舞或國標舞了,好多人玩扯鈴、打羽毛球、踢毽子、打太極,一群人持著樂譜高唱民族歌謠、還有一群人圍著大聲放送著西班牙卡門音樂的音箱,盡情跟著節拍、兩手搖著沙鼓的熱鬧場面。更重要的,這些人以中老年居多,他們不在乎在眾人面前婆娑著國標舞、在群眾面前引吭,他們搖擺身軀、忘我挪動,他們甚是享受這一時這一刻,其怪異、狂肆、大膽,每每叫我瞠目視之。

但是那歡樂感染力那麼強,我和C站在旁邊看著不想走了。一對舞著奇特舞步的阿公阿嬤旋過眼前,朝著我拍照中的手機鏡頭媚視了一眼,我心底想著他們當三四十年前是甚麼模樣啊?從其穿著打扮,或許當年就是新潮時髦的靚女浪男?那是經過文革的一代、經過經濟大衰敗到如今又大躍進的一代,或許如今他們只是想好好把握當下今朝,誰管你那麼多儀禮規制。

不管如何,這是他們的復興公園,他們的迪士尼,我告訴自己不妄評斷,我告訴自己看他們是多麼開心啊!

Monday, November 04, 2013

泊秦淮




Nanjing

窗外就是秦淮河,長江下游右岸的一條支流,所謂「十里秦淮」,當年杜牧泊秦淮一詩的發詠源地,「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仿古的餐廳,紅樑飛簷、憑水樓閣,窗外天未黑,現代畫舫櫛比鱗次地泊在河岸,等著再稍晚,畫舫彩燈亮起,就要開始載客夜遊秦淮,如今在這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甚受歡迎的風雅活動。

餐廳內,我們坐在角桌,一座音箱正好在頭頂大肆放送,古箏長笛、二胡揚琴,但是聲音太大了、錄製的音質實在太粗糙了,分岔破裂的巨音當頭在耳際來回刮刨。想向服務人員反應,但怎麼誇張地揮手,行走過的服務員皆神奇玄異地視若無睹,直至我終於起身走到她們面前,那無法再別過的臉,方才訕訕地說音量不能調整,其實是前頭舞台刻正表演的皮影戲的配樂。再一會皮影戲結束了,舞臺上改賣一捲軸一捲軸的國畫,方才不理人的服務員,現在挨桌發了張紙目錄,羅列今天待售的諸畫,買幅畫嗎?先生!

上菜,所謂秦淮精美碟。二十二道菜,猶不含時令水果。不一會桌上擺滿了盤,兩人四十四盤,氣勢取勝,邊吃邊收邊擺看來好不嚇人,精美沒有,驚眉有之。吃了幾盤沒胃口了,我木起了臉苦笑著遙想當年秦淮。

對桌的同事同樣搖頭一嘆,咱們快回酒店去吧!


註:秦淮精美碟菜單
鹽水江白蝦 辣仔炒鱔魚
家常燒老鵝 金陵異口香
清蒸江白魚 田園炒時蔬
雨花香茗茶 五香狀元蛋
雞汁燙乾絲 松茸香酥餅
如意回滷干 開心小燒賣
紅油拌涼粉 什錦素菜包
養顏豆腐澇 秦淮小茶饊
牛肉粉絲湯 牛肉煎鍋貼
百合綠豆湯 夫子廟臭干
雨花石湯圓 薄荷涼糕爽

Saturday, November 02, 2013

[德國] 好城市




Frankfurt, Germany

某個商宴上,我與一位來自德國慕尼黑的女孩隨意聊著天,談起了她在東京與台北的求學與工作生活,以及我和維也納的幾回結緣,她說,如果你喜歡維也納,一定也喜歡慕尼黑,我倆便開始回憶起歐洲遠方的南德與奧地利風光,她思鄉我回憶。聊到不久前我造訪柏林與法蘭克福,不由得我們沆瀣一氣,一起嫌起了相對無趣的法蘭克福。

就有這種巧事,在場的另一位德國人正好走經,聽見我們談話,板上了臉孔,立馬跟我們說起了法蘭克福的好:車站區、舊城區、新興區、水湄、原野近在咫尺樣樣都有,只要短短時間,你就可以從這區到那區,多麼豐富有趣的地方……

原來是法蘭克福人。

總是如此,而我想起另一件事。邇來北京城空氣品質不斷惡化,據言塵霾罩住城市,空氣中PM2.5值飆高而達到對人體有危害的總日數,已經達到了一年中的三分之一。這座號稱帝都的中國首都,交通恆常堵塞,空氣又日漸濁劣,兩相加乘,實在不是太愜意美好的事。

但那日我看到北京同事在微信上的發言,道:「北五環大塞車,前不見由頭,後面是泱泱大軍,怎一個煩字了得!唉!給自己道一聲辛苦吧…... 即使這樣,也離不開你,北京!」有了不同於我們外人的觀點。

又,那座老是在各大「十大宜居城市」調查名列前茅的維也納,那天聽那位法蘭克福朋友講來,不過是個小小的、眾人講著一種奇異方言的小鎮,不值一哂,就是一座還好的城市吧!他說。

是以,人們要否在一座城市落戶,是臧是否,實則不只攸關那些統計學上的指數,那些物價、交通便利度、水質、網路連接、公園面積佔比、宗教自由度、識字率、藝文活動昌興與否,甚或根本不關。實則,人們愛一座城市,還有很多底層的可見不可見的情感考量,人際的網絡、青春的記憶、成長的履痕,或者只是偏見。

也幸好如此,落居的城市,心愛的地方,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才不至所有人都有志一同往同一地方擠,要不,最好的地方,馬上將變成最可怖的地方。

是以我也很少向外人推銷或辯駁我居住的台北,諸多優缺點都且不提,實在我覺得這愛不愛、誰好誰不好,委實主觀難辯。各自體會、各自藏在心裡便是。何況,我們對住著的城市與旅行的城市,恐怕有不同的要求。既然要住下了,便要歡給欣受。就像愛一個人,管他是自己的西施或他人的完人,認定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