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9, 2013

多倫路




Shanghai

位於上海虹口區的多倫路,長五百餘、寬十餘米,原名竇樂安路(Darroch Road),以曾受到清朝光緒帝授予「進士」稱號的英國傳教士竇樂安(John Darroch)名命名,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再以內蒙古多倫縣改為今名。

如今再走到這條道路,多數人是為了看民初資本家所建之別墅建築,想想,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能有餘力在此構建伊斯蘭風別墅、新古典主義風格洋樓者,都是甚麼樣的人物,又建成了甚麼樣的建築。不僅孔祥熙、白崇禧、湯恩伯和陳儀等人在此落戶,還有一大票左翼作家也悉數麇集於此:魯迅、郭沫若、茅盾、丁玲……

當年此境,究竟是甚麼地方啊?

老街新樣,看得出整治過的那條主街,統一拉過了皮,一式的遮陽棚、分離式冷氣柵,一樣的店招樣式,妥為修繕的牆面與欄杆,大抵在新貌中維持了古意,雖然有點太過新穎光鮮,但是大概離修繕完成日又已過一段時日,那些慢慢蔓生出的居民生活之意,反而又讓這些古蹟有了人氣與真實感。例如,那戶人家窗外直直插出一根欄杆,吊出了一件大紅洋裝與白色襯衣;例如,好幾戶人家的棉被、拖把,甚至內衣褲都大辣辣掛在窗外晃啊晃地迎風招颭。

反而有好幾戶的當年巨型大宅,大概幾十年來幾度易主,如今一屋內也不知住了幾戶人家,氣派的屋宇型制都猶在,但是欺近一看,愛奧尼亞式的廊柱旁可能傾倒著朽壞的木棚架,本來應該寬闊白皙的大陽台,充斥著不知所為而來的大鐵籠、壓克力板、冷氣架、鴿鳥居、大花盆。屋頂樓,氣勢驚人一長列掛滿了多彩飄飄衣被。而那些絳紅色窗櫺旁的老式灰磚,如今攀滿了醜陋的病癬般的線纜與水管。滄桑啊。

怎麼樣的古蹟修繕與不修才是好繕呢?我也說不上,至少隱隱覺得上兩項,都比長著一式一樣的簇新門面、賣著一式一樣的仿古紀念什物的許多台灣所謂老街,還更有意境更讓人有興頭就是。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