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02, 2003

[德國] 繁華落盡 - 波昂小記


自波昂/科隆機場出來,一分不差,機場巴士準時出現在候車牌。

二個餘月前,短暫造訪科隆,零下六度的大雪天候,我踩在雪深過踝的小徑,看著即將淹過河堤的萊茵河;抬首仰望,科隆大教堂雙塔尖高聳入天,恁大的雪勢像是要把教堂納入一片雪白背景。即便如此,Hohenzollern 大橋仍然不畏惡水大雪,橫跨萊茵兩岸讓科隆車站的吞吐精準如常。

是如此,撐持起了科隆作為德國第四大城的懾人氣勢。

天候之故,抑或建築之異、心情之變,三月下旬造訪同在萊茵河畔、距離科隆僅三十三公里的前西德首都波昂,卻發現波昂溫婉得像個小鎮姑娘。


粉色、白色的櫻花盛開,之側,已立身此地數百年的教堂(Muensterbasilika)古卓樸實,不與天競高,也不與人爭地,週六晨,臨時的蔬果市集就在旁邊擺起攤,人聲雜沓卻相映成趣,兩者合該互為背景似的。

又或是,走幾步路進入波昂大學校區,Kurfuerstliche Residenz前綠草如茵,樹群參天聳立,旁邊就是小巧的、被花叢與雕像包圍的藝術博物館(Akademisches Kunstmuseum Der Universitaet Bonn),你很難說服自己不躺在草地上享受週遭的美好、吐納花草的芳香。


這個人口僅三十一萬餘的城市,將首都的光環褪下,回復到「樂聖貝多芬的故鄉」、回復到「羅馬人統治四百餘年的古城」,其實都不比當一個德國首都的角色來得遜色。

只是,這個號稱有二千年歷史的小城,在二十世紀二次大戰後意外又來到歷史發聲的高潮,其首都光芒,似乎掩蓋過了其地區城鎮特質,雖然她有貝多芬與羅馬歷史之存在,卻不若薩爾斯堡與莫札特、垂爾(Trier)與羅馬人遺址之連結甚密。做為西德首都四十餘年,波昂的確有了番新氣象,也稱職地將戰後西德帶往迅速復甦之路。

但是,兩德統一後,新都重回柏林,我看到波昂對於首都光環的難以割捨。在不少資料裡,提到波昂與柏林在首都競逐上的遺憾落敗。這個城市,在失去龍頭地位後仍寄望維繫住她的能見度,於是,在九六年成了聯合國城市之一部分(UNV、UNFCCC),於是,在二OO一年爭取到WHO之部分入駐。在旅遊簡介裡,不忘強調該處是德意志電信(Deutsche Telekom)的總部,以及新落成的高聳於萊茵河畔的德國郵政總部大廈(Post-Tower)。

夜晚的萊茵河畔,的確,Post-Tower巍然聳立光耀懾人。只是,在往 Bad Godesberg 的路上,我看到的似乎是更多的待價而沽、或是招租中的使館級的房舍及辦公大樓,顯見遷都柏林後對於波昂的殺傷力仍在。


以一個外來觀光客的角度,我倒是頗欣見這樣的結果。繁華落盡見真淳。終於,這個小城可以卸下厚重大衣,輕裝便履,彈奏起貝多芬的鋼琴曲,其後,伴隨起舞的也許不是高官貴族、不是政要人士,但是做為一個平民城市,波昂的空氣似乎更為清緩舒適、心況神怡。

從滿載戰後西德歷史的歷史博物館(Haus Der Geschicht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走出,沉重的心情霎時舒緩不少。不去議會大廈、不去舊市政廳,我決定前往Bad Godesberg,去盡情吐納初春在花叢綠草間的沁涼空氣。

那裡,或可在空氣間聽到貝多芬滌心淨靈的田園交響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