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02, 2011

[瑞典] 旅行的意義



Stockholm, Sweden

友人G甚嗜美食,旅行各地,總是從吃開始發想而畫起旅遊路線與地圖,她先找出城內的好吃餐舖餅店,幾番網路追索後決定優先順序,這家該幾時預約那家幾點就得去排隊,認真得很。「不像你,旅行是為了拍照。」G對我說。

天大的誤會。

不上相,也不愛露臉,檔案照中我總拿著相機擋住自己,加上旅行回來後照片講得比文字多,我的旅行總被誤為是攝影旅。

當然不,我尤其最怕攝影旅團,昂貴的設備、笨重的行李、不人道悠哉的旅行路線,都只為雖然景觀壯闊但大家拍起來純度百分百相仿的大風景照。我的旅程因此總是只有一機一鏡,沒有腳架,不換鏡頭,多數時候,相機還躺在後背包中,我刻意多用眼少用鏡,生怕旅行變了調,世界隔了鏡頭之闔。甚至,某些時候我刻意將相機圈養在旅店不遛出門。

但是重點時候,相機協助記錄太多東西,大機小機甚至手機都無妨,某個明光燦爛的時刻、某個燈盡人走的暗夜,我得拿出相機,倚賴鏡頭幫忙抓住我的不可信賴的視覺與記憶。

另一位友人H說,「你其實是懶得靠肉眼去觀察、懶得靠大腦去記憶吧?」

被指著鼻子斥責,我不禁頷首反省起來。

不過,這又回到了那個老問題,旅行的目的是什麼、意義是什麼?我們又想從旅行中留下什麼、帶走什麼?

恐怕是言人人殊,除了照片記錄光景,到處舉起YA手勢證明到此一遊,有人用V8記錄HD高畫質聲音加影像,有人買紀念品,有人寄明信片,有人手繪作畫,有人帶回食譜,有人買了CD,有人事前事中事後不斷寫字紀錄,我們不斷如夸父追日般想完整重現旅行當下,其景致其音聲其情緒,但是終究,太陽總要落下,追日未至,我們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總有朋友說,該記得的就會記得,該忘記的就讓它隨風去吧。記憶總會自動自旅程中揀選,然後拓進宿主生命骨肉。很抱歉,我對自己的記憶倒是沒有如此信心,太多時候,我漸漸忘記了行程的梗概,先是路線失去線索了,再則景觀漸漸模糊掉只剩一個情緒,旅程的風景,畫作般從寫實畫變成印象派再變成抽象畫,屢試不爽。

是以我只能用文字留住情緒,用照片留下肌理。

一段時間後再看旅程中照,還常常很靈異地發現拍照當下沒見著沒摸著的小事小物,也算是再次的小旅行。

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沒能回答那個大哉問:旅行的意義到底為何?

總之不是去拍美美的照片就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