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05, 2007

[北塞普勒斯] 邊界II



Lefkosa, North Cyprus

這裡,原本是塞普勒斯首都的一條普通街道,平凡的建築、家常的商家,沿著長長的街道站立在兩旁。廿四年前,一道牆卻如柏林圍牆般給硬生生強蓋起來,活路變成了死巷,鄰居變成了敵人。

只不過,柏林圍牆隔開的,是當時兩側截然不同的政經意識型態,而這一道牆,隔開的卻是更為複雜難解的基督天主教世界VS伊斯蘭世界、希臘VS土耳其之對抗。南塞普勒斯那側,如今聚居的多是希臘裔民眾,掛的是南塞普勒斯旗幟與希臘國旗,而北塞普勒斯這邊,自然掛的是北塞普勒斯國旗與其多所源出的土耳其的星月旗。

柏林圍牆倒塌十幾載,這道牆,卻還受到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努力防衛,避免雙方擦槍走火。我從鄰近的建築牆上的彈孔處處,不難推想幾十年前這裡可能發生過的頻仍槍戰與內亂。

兩造的對抗,總是超越了個人而恆常以民族宗教為上綱,血債血還從無稍歇。其荒謬難解不禁讓我想起電影「天堂此時(Paradise Now)」,或者近日正在閱讀的Mourid Barghouti的「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

Mourid是巴勒斯坦人,1967年的六日戰爭後,以色列佔領了其家園,自此多少子彈與鮮血在那個區域四處橫飛。一直到三十年後,他才在有機會回訪家園,並寫下感人的語句:「他的槍從我們手上奪走了詩的領土,留給我們領土的詩。他的手中握著領土,我們的手上握著海市蜃樓……有沒有人試探過他的人性,他個人的人性呢……他能發現我的人性嗎?他能發現每天在他槍底陰影下經過的巴勒斯坦人的人性嗎?」

邊界的敵營警衛,可惜從來沒能像詩人想那麼多,我猜想。

4 comments:

  1. 最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或是清晨啜著熱咖啡等待一天開始的時候讀你的作品。
    惟,連著兩篇有著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矛盾,不信任,不平靜等等的"邊界"讓我的心沉了起來。讓我聯想起身邊職場中,時時上演之誤解,對立,當與不同文化背景國家的同事相處時。
    但我還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甘地説過的話:"當我所追求的晶瑩皎潔精神,變成一種完全自然的性格;當一切殘暴、邪惡的念頭,都不會在我的思想世界裡停留,那時,也只有在那時,我的非武力便要撼動全世界人心".

    ReplyDelete
  2. 謝謝,自娛之餘還能娛人,始料未及。

    文化與宗教的衝突扞格,從來沒有特效藥,即便這代學會了,下一代也未見得會繼續記得,還是得從努力習得寬恕與包容作為開始吧?

    ReplyDelete
  3. 照片非常棒!!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