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7, 2008
[泰國] 小孩
Chiang Mai, Thailand
泰拳搏擊,說是來自曼谷的”Champion VS Champion”,精彩可期。早些天就看到城裡四處張貼的海報,引人耳目,到了周六晚,果然這個圍了欄索的擂臺旁擠滿了人,擠滿了觀光客,一邊飲酒一邊欣賞賽事。開賽前或比賽中,不斷有人在擂臺邊拍照留影,鎂光不斷。
原來共有九場賽事,兩兩依體重量別對戰,最輕量級體重不過四十幾公斤吧?我驚訝地看著節目表。
等到第一組參賽者上台了,卻是不過十來歲的小選手,赤著上身著短褲的他們身上抹的油在燈下閃閃發亮,賽前沿著繩索繞行、在擂臺中暖身動作,伴著周遭擴音鬧響的泰式鼓樂,身體、雙腳有韻律而充滿力量地動作著。「才不過是小孩子啊!」幾個同伴驚呼。
戰鼓一鳴,這兩個小孩卻似目光如刀、殺氣凜凜,除了矮小的身材,其肌肉、其眼神、其力量、其挑釁不斷的動作卻無絲毫稚氣,他們近身出拳、旋踢、纏鬥、撞膝,招招都似乎要置敵人於死地。幾個回合下來,揮汗若雨,唯那個早熟的冷酷的表情堅毅地挺戰著。
台下觀眾多半是來自西方世界的成年男女,在選手每一個出擊得點時鬧烈叫囂、加油鼓譟,啤酒烈酒一杯接過一杯。
我沒有把全部比賽看完,卻一直記著第一場比賽那位十歲小伙子的過於早熟的臉。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是我們又因為別人的生活
ReplyDelete而陷在自己的思維裏嗎
就其而言
是天經地義的不為什麼?
不為當事者感受的幸福不是幸福
同理
不為當事者察覺的悲哀也不是悲哀?
教官好犀利~ 同感!
ReplyDelete也許十歲在那兒,應算是半個成人該掙錢!?
這是不得不的生活, 還是父母精心的安牌?
如果也套用在那些早熟又從小被嚴格要求訓練的鋼琴家, 芭蕾舞蹈家, 體育明星....大家是否又用不同的角度層次去思考?
不為當事者感受的幸福不是幸福,不為當事者察覺的悲哀也不是悲哀。
ReplyDelete只怕多年之後,那些提早成熟的泰拳者、鋼琴師、舞蹈家、數學家、網球神童一朝醒來滿臉淚。過早脫軌的自己的韶華時光哪!
"記得小伙子過於早熟的臉",是心疼他們太早面對"現實的人生"嗎?或許從某些角度來看,對他們不見得不好,我認為!
ReplyDelete突然想起軍校還是哪裏常聽到的
ReplyDelete犠牲享受,享受犠牲
現下、他日,看得失
總會有噓唏長嘆,或頷首微笑的不同
當然
「提早成熟的泰拳者、鋼琴師、舞蹈家、數學家、網球神童一朝醒來滿臉淚」
是很有資格悼念「過早脫軌的自己的韶華時光」
但轉過頭
他們也可能驕傲意滿地接受群眾的贊揚歡呼
而那些想成為鋼琴師、舞蹈家、網球神童……卻不能的
也有可能一朝醒來,同樣滿臉淚痕
悔不當初的不能努力
大部份的,人
在得失之間總是要犠牲什麼
而被犠牲掉的如果是自己的
(特別是換取某種代價的犠牲)
又總是美好的?
當然,這些討論都不是上賀的本意吧
我也贊同
生命要順性自然發展
但回歸生活面
有時是必須和理想殘忍的切割
因為這樣
所以我才會覺得,對大多數的芸芸眾生來說,包括我
有時能夠麻木或無意識地被生活塑形成應該適應的樣子
也是一種福氣?
我想,重點還在於,這些所有的訓練是出自自願的嗎?或者只是順應父母的心願與在社會存活的不得不然?
ReplyDelete所謂心靈與生理的成熟,倒也未見得得設在法律所認定的十八或二十歲,但是何時才可為自己負責做決定大概是言人人殊。
弔詭的是,要成為很多行業的"大師",又不得不自幼時被父母與環境強加壓迫或引導而去學習。這些將來的大師,或許慶幸或許怨懟,反正生米煮成熟飯,也只能或喜或悲地接受了。
我只是心痛那在擂台上的僅有十歲的小孩,要去承受那麼麼多的肉體痛楚與心理壓力。濺血、瘀黑、暗傷...,還有無數的心理負擔與可能的創傷,我知道我在同樣那個年紀時,是絕對沒有能力去承受的。
人生境遇各殊、百態各異啊!
"我只是心痛那在擂台上的僅有十歲的小孩,要去承受那麼麼多的肉體痛楚與心理壓力。濺血、瘀黑、暗傷...,還有無數的心理負擔與可能的創傷,我知道我在同樣那個年紀時,是絕對沒有能力去承受的。"
ReplyDelete賀,這個我們都能體會的
只是,造物自有安排
當真活在長在其中或許我們也是一樣的堅強
若不能堅強
則就像參不透那朵塑膠花一樣
花還在,人先隕落了
生命,總會找到出路的,不是!
雖說如此,還是有種不得不然的無奈啊!
ReplyDelete